国家甲级资质设计院 400-820-0326

首页行业动态 商业综合体需要整体“设计”

商业综合体需要整体“设计”

2015年10月09日11:45 

近日,绿地集团以7.44亿元的高价摘得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内环西路73号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。据悉,该地块总面积39万平方米,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02万平方米,预计投资超过100亿元,将用于打造商业综合体。

事实上,自房地产调控以来,众多房企为规避政策对住宅开发的影响,已掀起全国性建设商业综合体的热潮。在此背景下,商业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现象?商业综合体会面临哪些瓶颈?如何打通商业综合体的“脉络”?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
“商业综合体因为当下的特殊情况发展迅速,存在很多问题,但如果将设计工作做好,商业地产依旧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。”三磊集团美国公司总裁王宇对《中国建设报·中国住房》记者如是说。

草率上马

近年来,商业综合体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。

以北京为例,今年1~9月,北京商业地产项目成交金额364.1亿元,同比增长45.6%;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国约20个重点城市新增商业综合体面积将达到1.6亿平方米。

商业综合体巨大数量的建造,引来各方关注。尽管通过多业态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、多重整合资源是其优势所在,但在扎堆建设的过程中,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诸多问题。其中一点是,目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绝大多数由开发住宅项目转型而来,缺乏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经验。

王宇认为,中国商业综合体建造一般是在未有具体规划、设计的情况下,由企业率先拿地。而开发商通常只考虑政府的土地规划、市场策略进行战略部署。另一方面,商业综合体的建造往往会成为政府行为,通过与住宅开发打包的形式开发商业地产,往往对建成后的商业综合体缺乏整体设计。至于项目未来是自持还是销售、后续如何运营,开发商只能通过各方的帮助做出判断,这难免会增加风险。

同时,中国商业综合体产权分散、转换问题突出。“一些项目的产权会进行销售。但并不是卖给终端用户,而是卖给投资者,这些人再通过其他形式转租,这就会造成商业综合体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。”

王宇指出,美国商业综合体开发模式值得借鉴。美国商业地产在建造、设计前期,对市场、城市发展都会进行预测,有了需求以后才会进行商业综合体的开发。“在商业综合体建立之初,做市场研究的公司、开发商、银行都会参与其中,经过各方调查研究后,进行选址、定位,确定将来会跟哪些部门有关系。建设前期就已经知道60%、70%的用户构成。

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、总裁陶红兵认为,一些开发商简单地把开发住宅的方式复制到商业综合体,导致很多商业综合体销售完后便“死掉”,造成大量浪费。“由于大多数房企是匆忙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,且主要是为了提高周转率,因此很多项目匆忙上马,缺乏充分的规划设计,为其后续经营带来较大隐患。

网友热评